什麼是坐骨神經?
坐骨神經 是人體最長、最粗大的神經,由第4、第5節腰椎(L4 至L5) 及前三條薦椎 (S1、S2及S3) 神經根匯集而成。坐骨神經匯集下背部神經分支,經過臀部並往下延伸,沿著大腿後側往下走,在膝蓋處分支,再通到腳底,幾乎提供了整隻腳的皮膚部分、大腿後側肌肉、小腿及腳部肌肉的所有神經連結。因此,坐骨神經痛發作起來,並不僅止於下背,而是上自腰部、下至腳部,甚至到足背或腳底,都會產生痛或不舒適的症狀。

坐骨神經線的功能及掌管範圍
坐骨神經線包含感官及痛症的神經、運動神經 (控制肌肉的力度)、以及自主神經 (控制小便、大便、及性功能),人體上所掌管的範圍如下:
- 腰部
- 臀部
- 雙腿
- 膀光 (控制小便)
- 直腸肛門 (控制大便)
- 性器官
哪些人會是患上坐骨神經 痛的高風險族群 ?
一般來說,患上坐骨神經 痛的患者,普遍以中老年人居多。但其實任何年紀的人,都可患上坐骨神經痛。而不同年齡層的患者,病因也有差異,因此,高風險族群包括了:
- 年輕人:多數會因為運動創傷、久穿細跟高跟鞋等等,導致椎間盤突出。
- 孕婦、曾經懷孕的婦女:由於體重在短時間內增加,站立及坐姿有了變化,令下脊椎承受巨大壓力。加上體內荷爾蒙令腰椎及薦椎之韌帶及軟組織軟化,令下脊椎承托力減低。另外,盆骨前傾也會壓迫坐骨神經,罹患婦科疾患則會壓迫骶骨。
- 中老年人:隨著年齡增長,年老退化造成的椎間盤突出和骨刺,是坐骨神經痛的主因,脊骨椎弓根斷裂致椎體前移,亦都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症狀。
- 常負重或久坐人士:例如經常搬重物者、開長途車的司機,令腰椎及薦椎長期勞損、容易受傷及提早退化。
- 日常坐姿不正確的人士:例如翹腳、側坐、坐下後仍然將銀包放在褲後袋,令致坐姿受影響。
- 肥胖者:體重過重會引發脊柱變化、令腰椎及薦椎增加壓力而加速勞損。
- 糖尿病患者:由於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較高,導致身體的神經長時間在高糖分的環境之下,而糖分亦會令身體的神經容易出現病變,引起痛楚。
- 腰背曾受過創傷的人士。

